首页 > 政务公开

木林子管理局2024年法治建设工作报告

发布时间:2025-03-31 10:22 来源:湖北木林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编辑:

一、2024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加强组织学习,增强依法行政能力

一是强化日常学习。领导班子带头学,将法治学习纳入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定期组织专题研讨,深入剖析法治案例,充分发挥了“关键少数”遵法守法头雁效应。主题党日集中学,组织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妇女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条文进行详细解读和深度交流,深化党员干部对法律法规的理解。“法宣在线”全员学,积极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参与“法宣在线”平台学习,完成规定课程,不断提升干部职工的法律素养。

二是强化能力提升。“普法+防火”,在森林防火关键时期,组织干部职工和护林员学习森林防火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在防火工作中的法律责任和义务,提升依法防火能力。“普法+卫片执法”,针对卫片执法工作,邀请相关职能部门对涉及的土地、资源等法律法规进行解读,确保执法人员准确把握法律尺度,规范执法行为。“普法+资源保护”,围绕森林资源保护,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座谈交流会,提高工作人员对资源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增强依法保护资源的能力。

(二)加强普法宣传,提升群众法律意识

一是做实“线下”普法主阵地。结合“爱鸟周”“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保护野生动物宣传月”“宪法宣传周”等主题宣传活动,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等法律法规宣传教育,营造浓厚法治氛围。加强宣教设施建设,对“神秘经纬谷自然教育走廊”提档升级、新建栗子村、东洲村生态文明宣教点,不断拓展普法宣传阵地。在清明节、森林防火重点期等重要时间节点,采用云广播定时播报、小喇叭“走村串户”、宣传资料直达农户等形式多样的宣传方式,开展资源管护、森林防火等方面普法宣传,引导保护区群众遵法守法护法。以“四下基层”入户走访活动为契机,组织管理局全体干部职工深入保护区全覆盖走访,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对保护区相关法律知识现场答疑解惑。

二是开辟“线上”普法新阵地。积极开展“一月一主题”法治宣传活动,依托官方网站广泛传播“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理念。精心制作10余部普法小视频,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直观形象的画面,深度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等与保护区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助力群众理解法律要点。借助社区微信群定期推送法律知识、政策解读和典型案例,与群众互动交流,增进群众对法律的亲近感。

(三)聚焦主责主业,切实履行主体责任

一是完善制度建设。修订完善《机关管理制度》《内控制度》《党建工作制度》,推动机关管理向科学化、正规化、规范化迈进,逐步形成“用制度管人,按规章办事”的工作格局。健全法律顾问制度,充分发挥法律顾问在推进依法决策、助力法治保护区建设中的作用,为保护区依法行政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构建了程序完善、权责一致、相互衔接、运行高效的规范性文件、合同等合法性审核审查机制,法治保护区建设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二是加强执法力度。加大对保护区内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联合多部门开展“林草执法专项行动”,严厉打击在区内的非法捕猎、砍伐、开垦等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持续开展“绿盾行动”,完成了多批次卫片核查点的实地核查工作,未发现破坏保护区环境的重大案件。严格落实森林防火工作职责,已连续多年实现无重特大森林火灾、无人员伤亡事故、无人为责任事故的森林防火“三无”工作目标。

二、存在的主要不足

(一)专业知识有所欠缺。部分干部职工在生态保护相关法律方面的专业知识储备不足,对一些复杂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理解不够深入,在实际工作中运用不够熟练。

(二)宣传方式有待创新。虽然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普法宣传活动,但宣传方式仍较为传统,对新媒体平台的利用还不够充分,宣传内容和形式的吸引力有待提高,导致部分群众对自然保护法律法规和生态保护知识的知晓度和参与度不高。

三、主要负责人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

(一)强化法治建设组织领导。以依法治区、依法管林为重要抓手,成立了以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各科室(站)负责人为成员的普法工作领导小组,为推进法治保护区建设工作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定期召开会议研究部署法治建设工作,制定年度工作方案,明确工作目标任务,做到法治建设与业务同研究、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同监督,确保法治建设工作有序推进。

(二)扎实开展法治理论教育。始终将法治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带头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及对林草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把法治思维融入保护区工作。重视干部职工法治理论水平提升,通过集中学习、专题研讨、倡导自学,凝聚思想共识,促进理论实践融合,在全局营造浓厚学法、用法、守法氛围。

(三)加强党建品牌创建引领。将法治建设与党建工作深度融合,打造了“‘红帆’领航,向‘绿’而行”特色党建品牌,通过发挥党建核心引领作用,提升公众生态意识,筑牢生态安全屏障,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积极组织开展参观红色村落传承红色基因、观看警示教育片强化廉洁自律、典型案例剖析对标对表、举办“以案四说”专题党课增强法治思维,充分发挥党员在法治建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以党建引领赋能法治政府建设。

四、下步工作计划

(一)完善制度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健全科学合理、规范有效的管理制度体系,推动形成用制度管人、靠制度管事、以制度管权的有效机制,夯实法治机关建设基础。

(二)加大普法宣传力度。创新普法宣传方式,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制作更多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的宣传资料,提高宣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强与保护区周边社区、学校的合作,开展常态化的普法宣传活动,提高群众的法治意识和生态保护意识。

(三)严格依法履行职责。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提高执法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素质,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和权限行使职权。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维护保护区的生态安全和社会秩序。